旅行
去年十一一个人到浙江北部的几个城市去旅行,在临海爬了括苍山,括苍山是这样一座山,山顶有好多用来发电的大风车,风车叶子转起来的声音和糖炒栗子转锅的声音差不多,从山顶下去是一条盘山路,到半山腰的时候有一条山路可以下到山脚。括苍山因为不够险不够高形状不够雄奇,所以虽然背负着浙东第一高峰和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的名号,但是基本只有本地人来爬,外人很少问津。山顶的风车虽说是人类留下的痕迹,可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看到二十几座大风车的剪影,景色其实是很壮阔的,没有匠气,不算给大自然抹黑。括苍山因此没有沦落成人的山,还是括苍山自己。
然后半年过去了,我的体能提升了好多,体格健壮了好多,我是多么渴望再到自然里去,磨砺自己的性情、证明自己的进步,看清自己的不足。在这样的渐进当中,我很可能会变得勇敢而不是鲁莽、自信而不自负,拥有清明的理智、健壮的体魄、勇敢的心。
我多想自己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自我,每天都向着完美的人的方向前进一点点,多想每个明天都让你看到一个更好的我。
王尔德写过的童话里,我最喜欢的是《渔夫和他的灵魂》,人的影子就是他的灵魂,渔夫为了海里人鱼的爱割断了自己的影子,为了能够回归身体,影子就到四处旅行,然后每年的同一天都把自己旅行的见闻讲给渔夫听,渴望着能够引诱渔夫前去,让影子和肉体合而为一。
我就是你的影子。
所以清明将至,我就在思考该往何处去。天目山在杭州以北的临安,从西天目山出发,走山间野路,连登五个高点,最后到达东天目山,这是一条徒步路线,可是我关注的有点儿晚,网上该组队的都组好了,这是第一;第二、要求个人要有装备;第三就是我讨厌一堆人一起走,一队人一起走总有做作的成分在内。所以另一条徒步线路入选:溯源楠溪江、独自溯源楠溪江。
攻略
在网上搜索溯源楠溪江的攻略,只能搜到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简单有用,但是有些信息是误导,有些看上去像是给个别人做的广告。它告诉你要从哪个点到哪个点,交通方式也有说,但是细节太少,在旅行当中细节是重要的,细节告诉我们:方向正确,鼓励我们走下去。
从县到镇、镇到乡、乡到村,跑这些线的中巴车有大致固定的时间,这些时间决定了你的行程。比如你到了温州,先要从麻行码头坐渡轮到瓯北码头,瓯北码头外面是一大排去往各个乡的中巴车,要是你能早到一会儿,就可能赶上从瓯北直接到潘坑乡的车,这样你可能在10点多就能到潘坑,这趟车第一班是早晨七点多,下一班就要到中午才发车,赶不上这班车,就只能像我一样,先到岩头镇,在那儿我在去潘坑的车上坐了一个半小时,车才出发。
然后从潘坑乡到岩龙村,攻略上说没有直接到的中巴,只能包车,但是中午吃饭的时侯,饭馆老板主动告诉我下午三点有一班车路过,终点时岩龙,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步行,步行到岩龙,是沿山的水泥路,有七公里左右,走两个小时就到了。
攻略上告诉你到了岩龙可以住在谁家里、到了罗垟可以住在谁家里,但是你第一次去的时候住在谁家里常常是不由你作主的,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不要住在谁家里倒是真的。攻略上把罗垟描述成一个夜不闭户的民风淳朴的乡村,事实上罗垟因为前两年遭遇的一个大不幸事件,现在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攻略告诉我们第一天从岩龙到周坑口宿营、第二天从周坑口到罗垟、第三天从罗垟到白塔然后到仙居,事实上我从岩龙到罗垟只用了一天,早晨七点出发下午四点到,我现在甚至认为要是再加把劲的话,可以直接走到出了罗垟的第一个村子吴山坑。行程的安排和个人的体力有很大关系,不一定墨守陈规,而且因为进山要请向导,向导又是按天收钱的,所以行程拉得越开,你的支出就越多。攻略上说沿途水路有蚂蟥和竹叶青出没,所以要带清凉油和蛇药,蚂蟥是没看到,竹叶青据说到了夏天才有,现在这个季节水里啥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攻略其实应该是按季节来写的。
攻略是必要的,但是好的攻略是详细的攻略,细节要不厌其烦;好的攻略还得不断的得到修订和改进,大部分人因为要逃脱尘世跑到乡村去,结果把乡村变成了尘世,所以我们总得不断的寻找尚未被沾染的净土才行。
最重要的还不是攻略,而是我们的常识、推测、自信和决心:从沿途的细节判断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一旦得出是正确的,就坚定的走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到目的地。
岩龙
在温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一出站就去买返程票,不过有时候事事正确,生活可能会变得很无聊。从火车站坐51路公交车,到麻行码头下车,问了一个跑步的晨练者,得知前面有轮船的地方就是码头,江的对面就是永嘉县。前一天温州刚刚下过大雨,现在天空阴沉沉的还在飘雨丝,永嘉的连绵的群山,山间竟然云雾缭绕,连渡轮上的本地人都说真是仙境。
瓯北码头到潘坑说过了,从潘坑走到岩龙的路就是沿山的水泥路,基本是看见桥就要过,但是桥对面得有路才行,过了两座桥走不多远就看到了佳溪村的牌子,之前一直担心自己走错路,所以很雀跃。一路上常看到羊在山坡上吃草,原来羊的叫声远远听上去很像小孩子的哭,在佳溪村里面,有只小羊站在路边一声一声的叫,原来是在呼唤它的家长等它一下,羊妈妈或者羊爸爸停下来等它,小羊就小跑着跟过去。这场景看得我很不是滋味,哺乳动物都是有亲情的,可却是作为食物而生的,牛因为可以用来耕田,在乡村应该活得比羊长很多,可是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免死于主人的刀下呢?
岩龙村口停着一辆牌号为苏的大巴,是从南京过来组队穿越的,比我要早到一天。溪水对面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是楠溪江源头景区路线图,事实证明,这张图毫无意义,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可走,图上标的比如周坑头周坑口之类的村庄基本就不存在,多说只有可供搭设帐篷的房子。从岩龙进山,走上一天才能到第二个村落,也就是罗垟,这大山深处是完全排斥人类的。
我到岩龙十分钟之后,开来一辆中巴车,下了一个独自的旅行者,下文称为穿越者二,背着大包,带着帐篷防潮垫睡袋等一切装备,后来我自己试了试这个包,有四十斤重,背在背上站在平地都要向后倒。我没过去攀谈,第二天在罗垟才算认识。这哥们儿之后不久就背着装备跟着向导进山了,我住在一个村民的家里,请他第二天带我穿越到罗垟。
山里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好,有电有电话有有线电视,向导的儿子在瓯北住,向导夫妇带着孙子孙女在山里生活。家里给儿子媳妇预留了房间,墙上挂的竟然是液晶电视。晚上吃到了山里挖来的毛竹的根,就是毛竹才刚刚钻出地面就挖走,这东西我很爱吃,很鲜嫩。村里的厕所也比我想的要好的多,可能是因为人少,甚至比城里的公厕还干净。
晚上我就住在二楼的房间里,就是很简陋的木板搭建的,好在没有老鼠和虫子,山里晚上很冷,我已经出于卫生角度和衣而卧,还要蜷缩起来才睡得着。第二天给打鸣声吵醒,已经5点多了,索性就起床,去厕所、洗漱、吃早饭。向导说有的地方要趟过溪水,所以要我在村里去买一双和他一样的胶底鞋。进山不一会儿,我就把我的登山鞋脱掉放在背袋里,换好胶底鞋,把牛仔裤卷到膝盖的位置。溪水太冷,穿胶底鞋登山太硌,我想要是能像暗黑里用快捷键换装备就好了,淌水换上胶底鞋,登山换上登山鞋。不过有一点我还是作对了,那就是穿上两双袜子,这样脚上不会打泡。
跋涉
路比我想象中艰险的多,我比我自己想象的胆小的多。原来的计划是靠一片网上的攻略独自穿越,穿越当中我明白就算第二次来还是要请向导才行。只是第二次穿越,可以带上一两个人,我至少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了,向导可以照顾其他人。开始爬山的时候,向导告诉我,没有草的地方就是路,后来我发现,向导走的地方就是路,不然有的地方,根本就不知道往哪儿伸脚。
上山的时候,向导走在我身后,下山的时候,他走在我身前,经常要停下来等我。有时候左侧是石头,土路或者石头路是向外倾的,然后右侧就是一个很陡的土坡,因为前一天下了雨,路上有点儿滑,我开始走这种路的时候还是站着的,后来我就开始向内侧倾,而且手脚并用,就算这样,有的地方,还需要向导告诉我把脚放在石头的哪块凹槽才能爬过去,有的地方需要扶着向导的手才能过去。偶尔停下的时候,我的小腿因为害怕而不停的抖动。我想到幸好是一个人来,要是不幸携哪个美女同游,还不够看我丢人的呢,而且说不定美女走的比我强得多。据向导说,有一次有一对夫妇从上海来,向导的儿子带着他们穿越,最后丈夫说,我从认识我老婆到现在拉手的次数也没有你和她拉的次数多。最可怕的是,这对夫妇当晚住在罗垟,第二天又原路返回岩龙。比穿越楠溪江自虐指数更高的活动是什么?是往返穿越。说到热爱户外徒步的女孩儿,后来听穿越者二说,她们有一项独特的优势,就是她们可以把卫生巾塞进鞋里,据说这东西既柔软又吸潮。
从岩龙进山,第一步就是到周坑口,周坑口就是另一个独自穿越者昨晚宿营的地方。周坑口之前之后都是不好走的山路,然后就是一路的瀑布,有名字的瀑布第一个是石门坎瀑布,之后是龙凤大瀑布,龙凤大瀑布很高,向导认为有300米,我目测认为至少90米。到龙凤大瀑布之前一直在沿着溪水走,大部分地方可以在两侧的土路上或者石壁上爬过去,有的地方我就只能涉溪而过。在溪水里走的时候,要踩那些碎石头,不要踩大片的石头,那些石头是“黄的”。那些石头有多滑呢,有一次我扶着向导的手直接在石头上平滑了过去,要是我是向导扶着我手的是美女就浪漫死了。早晨趟溪水的时候水要是深过膝盖,觉得很冰,那时候从溪水里出来觉得都不会迈步了,到了中午,有温暖的阳光照耀,水又那么清澈,倒也不觉得冷了,而且因为有向导,还可以给我照上几张涉溪而过的照片。到龙凤大瀑布之前还坐在溪水里一次,因为那时候实在是有点儿向后倒的趋势吧。尽管这样,我还是一路上拒绝向导要替我背包的要求,我认为这是尊严的底线。
在龙凤大瀑布吃了袋饼干,休息了一下,就是比较好走的山路了,上到山顶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挑着一根扁担走过来,扁担的后面拴着一只死了的野山羊,前面是猎户用来扑捉它的陷阱夹子。这还是一只小山羊,是黄色的,内脏应该已经给挖出来了,因为我看到沿着尾部已经拉开了一道口子。这山羊既留作自家吃又可以卖到镇里去,据说是20多块一斤。尽管我当时对这种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很不赞同,但是当晚在罗垟和另一个穿越者聊天的时候,又想到要是能多几个人一起来,那把这只山羊买来大家烤着吃该有多好。
之后又路过了一个宿营点,然后就是普通的石路和土路交替,到四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到了罗垟,罗垟进村的路很长,我开始觉得石头很咯脚,总算到了农户家里把东西放下,脱下袜子发现脚上没打泡,心里很高兴。
攻略上是这么描写罗垟的:因为来的人很少,所以村里人对外来的旅行者很热情,“村口的老人们会把刚炒好的南瓜子往你手里塞”,而且罗垟还有出过一位有气节的官员,好像因为当年受冤而死,后来皇帝死后加封他为吏部尚书,村委会还保存着这块匾。
但是,这一切我都没看到,整个罗垟只有四五栋简陋的房子,都是用木板和尼龙布拼凑起来的,而且隔得很开,罗垟发生了什么呢?
晚饭过后,我到其他农户家里和穿越者二聊天,才了解了一个大概,据说03年的时候穿越楠溪江源头的行为已经开展的挺成熟了,那时候别说五一十一,就是平常的周六周日都有大队人马来穿越,所以罗垟在那时候盖了不少房子做农家乐。大家都做农家乐,生意就有好有坏,生意坏的碰巧有个心理病态的偏执狂,妒忌生意好的人就开始悄悄地给老人们喝的水里投毒,这样村里死了二十多个老人。奇怪的是这样的事竟然没能引起大家的怀疑,大家觉得生老病死是正常的。偏执狂的罪行没被发现,估计很不爽,于是他点了一把火,把村里的房子都烧了,罗垟于是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我就这样和穿越者二在人家的棚子下面借着一个节能灯谈这桩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觉得这荒村里飘荡着诡异的气氛。这样的地方何苦再呆下去呢?聊了好长一段之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冷得直发抖,幸好屋里生了火盆,烤了一阵,渐渐才暖和起来。我问女主人干嘛不多盖几间房子招待穿越者,因为听说南京来的大队人马只能在外面宿营,回答是明年就会通路了,到时候连她现在的房子都要拔掉。
当天晚上我睡得不是很好,总觉得自己睡得不实,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叶子。
出山
另一个穿越者要在向导的陪同下走去溪下,我一个人向反方向先走到吴山坑,然后是上井、白塔、仙居,到了仙居就有回去的车了。前一天晚上投宿的那家主人觉得我一个人走到吴山坑有点儿困难,他们倒是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堆,有的是对的,比如出了吴山坑向前走一段就到了水泥路,这时候应该往上坡的水泥路方向走就是上井了,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上井到白塔一定要坐车去。
具体的路是这样的:从罗垟出来只有一条石头路,沿着它穿过山坳,然后你会看到一座桥,过了桥还是只有一条路,继续向前,走着走着你会看到前面是一块平整的草地,右侧有一条向上的路,走那条路,后面的路不算好走,因为经常有大块的石头,不过走下去,直到你重新看到溪流,这时候在一个地方你需要踩着石头过溪,这些石头间距不大,好过去,沿着土路向前,这时候溪流在你右侧,当你看到右侧有一块凹进来的地方,不要像我一样再往前了,从那儿再次过溪,然后就是石头路,一直向下把你引到一个山谷里去,那里就是吴山坑。
我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那个右侧凹进来的地方,因为前面还有路,就继续向前,发现路断了再往回折,当时真是有点儿慌啊,我告诫自己要镇静,幸好这时候有个小伙子挑着扁担走过来,我向他打听吴山坑,他说我就是吴山坑的,我这才回到正确的路上。
沿着石头路下到吴山坑的时候,我想到自己就错在没想过可以再次走过那条溪流,然后我想到当年围追红军的国军们犯了和我一样的错误,谁说不能两次度过一条河流?
走着走着就望见远处屋舍井然,当时我简直有一种发现桃花源的感觉,因为溪流也不知道怎么的穿到这山谷里一路向下,直穿过这个小村落。比起罗垟来,吴山坑阳光明媚,两侧是青山,眼前是碧水,几只白鹅在绿水里红掌拨清波。我很多余的向村里人打听往前是不是白塔,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走出了吴山坑村口的类似于牌坊那样的门洞,还不住的回头观望。可能因为是一个人走出来的缘故,这几天经过的村落我对吴山坑的印象最好,从早晨七点出发,走出吴山坑已经是十点了。出了村口就是攻略里那座标志性的小桥了,再往前一段手机信号也恢复了,我立刻发短信告诉穿越者二我已经走出山区了。
看到水泥路的时候,我向右往上坡走,这时候路边出现了一座基督教堂,后来在火车上听别人提起过,温州一带的山里有很多人都是信教的。再往前就可以看到上井的字样了。我这时候错在过于自信,没有向两岸的村里人打听路,唯一打听的一个人好像还是个哑巴,我问到白塔是那个方向吗?哑巴往前一伸手,我觉得路线正确,想到往后的水泥路还不就是我家的天下了,于是把陪了我两天的向导做给我登山杖饱含深情的放在路边。
然后我就又走进了山里,手机的信号又没有了,我的左侧是奔流向下的溪水,轰鸣而下,我甚至又看到了几个挺漂亮的瀑布和一潭碧绿的江水,我的身后没有一辆车过来,盘山路一直向下,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迎面都是偶尔开过来几辆运砖的车,开得那叫一个慢啊。我开始悲观的猜测要是我走反了路,向回走可都是上坡。好在沿岸有电线杆,我在上面看到了“白塔供电所”的字样,心这才安了一点儿。从十点开始,到十一点半,除了上井,我没看到第二个村庄。这时我走到一座桥前,发现右侧的岔路上挂了一块牌子,写着“俞坑括苍山国家森林保护区”,我想怎么走来走去又走到括苍山了?好在这时候迎面过来一辆小摩托,我问白塔是往前吗?小摩托说是,我说还有多远,小摩托伸出四个指头,我说四里?小摩托说四十里。我当时那个绝望啊。
然后小摩托说,12点从这儿有中巴去白塔,等会儿就行了。我导过谢,坐在路边吃饼干,五分钟之后就听到汽车的声音,我赶紧激动的站起来,看到一辆中巴朝我驶来,我这辈子头一次这么高兴的看到一辆汽车。原来车再向前不久就到了淡竹的黄坦。之后就到了白塔,再问路坐车到仙居,中巴开到仙居长途车站,我发现到上海的车是早晨九点的,已经没戏了,只好坐车返回温州。
火车上
车走高速,四点钟到了温州的新城站,然后坐32路公交车到火车站。联系穿越者二得知,到上海的硬座已经没有了,我只好买了一张站票。在一家自选式快餐店吃过晚饭,坐在窗边看了一阵子路过的美女,走回火车站,和穿越者二会合,上车。
这趟车已经完全没有可能补什么卧铺了,硬座车厢的过道里都是人,幸好穿越者二有一张坐票,我们两把穿越者二的大背包举过头顶,在车厢里跋涉到他的座位。
穿越者二让我坐他的位子,我怎么好意思呢,站了三个小时之后我才坐了一阵子。没有座的人想尽法子,有的人坐在自己的包上,有的人干脆是硬挤出一个位子来。更要命的是列车在这种情况下还在推车卖东西,每次购物小车经过都引起大家的一阵不满。还有人竟然在车上买啤酒喝,完全没想到去个厕所有多不方便。我开始完全在聚精会神的阅读体坛周报,直到发现自己没法再理解上面到底说了啥。后来我就用手扶在椅背上休息一下自己的脚,并且发现坐在穿越者二对面、我旁边的头带兜头帽的其实是一个女孩儿,尽管她可以把手指骨捏的比我还响。车上的人在吹牛、搭讪、和别人说着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有的人在这种封闭的车厢还试图抽烟,好在承受不住压力又草草熄灭。列车上的乘警盘问了几个人,查他们的证件翻他们的衣服,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查我,当时我已经四天没洗澡,头发完全爆炸,胡子拉碴,面目十分狰狞。
后来穿越者二睡着了,我就只好站在兜头帽女孩儿的旁边,兜头帽女孩儿一直不摘下她的帽子,而且脸向下昏昏欲睡。车子晃得厉害的时候,女孩儿的头就轻轻的靠在我的腿上,我倒希望她一直这么靠下去。车过海宁之后,穿越者二睡醒了,把座位让给我坐,这时候兜头帽女孩儿也不再继续睡,她抬起了头。我觉得她有点儿像我一个帅哥同学,挺翘的鼻子,漂亮的眼睛,浓淡适宜的双眉,小巧的嘴,然后我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美女,她的眼神羞涩又慌张,那种感觉让人想到春天的小鹿,那么纯真,这种眼睛我觉得自己居然从来不曾看到过。我尽管一直希望,但是从来没有在车上看到过、后来也不再奢望看到美女。所以我当时心中无限惊诧,一面又偷偷的瞟对面的女孩儿,我的心思之纯真,甚至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她的胸就又回到她的眼睛上去。然后我就开始犯困,然后我又舍不得这双眼睛,又偷偷的瞟。然后我想到自己狰狞的面目,放弃了和她搭讪的念头,然后嘉兴到了,她下车了。然后我就真的睡着了,我在梦里觉得自己似乎还在楠溪江的两岸青山和潺潺流水当中漂流,像一片树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