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漂过楠溪江

旅行
     去年十一一个人到浙江北部的几个城市去旅行,在临海爬了括苍山,括苍山是这样一座山,山顶有好多用来发电的大风车,风车叶子转起来的声音和糖炒栗子转锅的声音差不多,从山顶下去是一条盘山路,到半山腰的时候有一条山路可以下到山脚。括苍山因为不够险不够高形状不够雄奇,所以虽然背负着浙东第一高峰和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的名号,但是基本只有本地人来爬,外人很少问津。山顶的风车虽说是人类留下的痕迹,可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看到二十几座大风车的剪影,景色其实是很壮阔的,没有匠气,不算给大自然抹黑。括苍山因此没有沦落成人的山,还是括苍山自己。
    然后半年过去了,我的体能提升了好多,体格健壮了好多,我是多么渴望再到自然里去,磨砺自己的性情、证明自己的进步,看清自己的不足。在这样的渐进当中,我很可能会变得勇敢而不是鲁莽、自信而不自负,拥有清明的理智、健壮的体魄、勇敢的心。
     我多想自己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自我,每天都向着完美的人的方向前进一点点,多想每个明天都让你看到一个更好的我。
     王尔德写过的童话里,我最喜欢的是《渔夫和他的灵魂》,人的影子就是他的灵魂,渔夫为了海里人鱼的爱割断了自己的影子,为了能够回归身体,影子就到四处旅行,然后每年的同一天都把自己旅行的见闻讲给渔夫听,渴望着能够引诱渔夫前去,让影子和肉体合而为一。
     我就是你的影子。
     所以清明将至,我就在思考该往何处去。天目山在杭州以北的临安,从西天目山出发,走山间野路,连登五个高点,最后到达东天目山,这是一条徒步路线,可是我关注的有点儿晚,网上该组队的都组好了,这是第一;第二、要求个人要有装备;第三就是我讨厌一堆人一起走,一队人一起走总有做作的成分在内。所以另一条徒步线路入选:溯源楠溪江、独自溯源楠溪江。
攻略
     在网上搜索溯源楠溪江的攻略,只能搜到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简单有用,但是有些信息是误导,有些看上去像是给个别人做的广告。它告诉你要从哪个点到哪个点,交通方式也有说,但是细节太少,在旅行当中细节是重要的,细节告诉我们:方向正确,鼓励我们走下去。
     从县到镇、镇到乡、乡到村,跑这些线的中巴车有大致固定的时间,这些时间决定了你的行程。比如你到了温州,先要从麻行码头坐渡轮到瓯北码头,瓯北码头外面是一大排去往各个乡的中巴车,要是你能早到一会儿,就可能赶上从瓯北直接到潘坑乡的车,这样你可能在10点多就能到潘坑,这趟车第一班是早晨七点多,下一班就要到中午才发车,赶不上这班车,就只能像我一样,先到岩头镇,在那儿我在去潘坑的车上坐了一个半小时,车才出发。
     然后从潘坑乡到岩龙村,攻略上说没有直接到的中巴,只能包车,但是中午吃饭的时侯,饭馆老板主动告诉我下午三点有一班车路过,终点时岩龙,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步行,步行到岩龙,是沿山的水泥路,有七公里左右,走两个小时就到了。
     攻略上告诉你到了岩龙可以住在谁家里、到了罗垟可以住在谁家里,但是你第一次去的时候住在谁家里常常是不由你作主的,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不要住在谁家里倒是真的。攻略上把罗垟描述成一个夜不闭户的民风淳朴的乡村,事实上罗垟因为前两年遭遇的一个大不幸事件,现在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攻略告诉我们第一天从岩龙到周坑口宿营、第二天从周坑口到罗垟、第三天从罗垟到白塔然后到仙居,事实上我从岩龙到罗垟只用了一天,早晨七点出发下午四点到,我现在甚至认为要是再加把劲的话,可以直接走到出了罗垟的第一个村子吴山坑。行程的安排和个人的体力有很大关系,不一定墨守陈规,而且因为进山要请向导,向导又是按天收钱的,所以行程拉得越开,你的支出就越多。攻略上说沿途水路有蚂蟥和竹叶青出没,所以要带清凉油和蛇药,蚂蟥是没看到,竹叶青据说到了夏天才有,现在这个季节水里啥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攻略其实应该是按季节来写的。
    攻略是必要的,但是好的攻略是详细的攻略,细节要不厌其烦;好的攻略还得不断的得到修订和改进,大部分人因为要逃脱尘世跑到乡村去,结果把乡村变成了尘世,所以我们总得不断的寻找尚未被沾染的净土才行。
    最重要的还不是攻略,而是我们的常识、推测、自信和决心:从沿途的细节判断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一旦得出是正确的,就坚定的走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到目的地。
岩龙
     在温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一出站就去买返程票,不过有时候事事正确,生活可能会变得很无聊。从火车站坐51路公交车,到麻行码头下车,问了一个跑步的晨练者,得知前面有轮船的地方就是码头,江的对面就是永嘉县。前一天温州刚刚下过大雨,现在天空阴沉沉的还在飘雨丝,永嘉的连绵的群山,山间竟然云雾缭绕,连渡轮上的本地人都说真是仙境。
     瓯北码头到潘坑说过了,从潘坑走到岩龙的路就是沿山的水泥路,基本是看见桥就要过,但是桥对面得有路才行,过了两座桥走不多远就看到了佳溪村的牌子,之前一直担心自己走错路,所以很雀跃。一路上常看到羊在山坡上吃草,原来羊的叫声远远听上去很像小孩子的哭,在佳溪村里面,有只小羊站在路边一声一声的叫,原来是在呼唤它的家长等它一下,羊妈妈或者羊爸爸停下来等它,小羊就小跑着跟过去。这场景看得我很不是滋味,哺乳动物都是有亲情的,可却是作为食物而生的,牛因为可以用来耕田,在乡村应该活得比羊长很多,可是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免死于主人的刀下呢?
     岩龙村口停着一辆牌号为苏的大巴,是从南京过来组队穿越的,比我要早到一天。溪水对面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是楠溪江源头景区路线图,事实证明,这张图毫无意义,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可走,图上标的比如周坑头周坑口之类的村庄基本就不存在,多说只有可供搭设帐篷的房子。从岩龙进山,走上一天才能到第二个村落,也就是罗垟,这大山深处是完全排斥人类的。
     我到岩龙十分钟之后,开来一辆中巴车,下了一个独自的旅行者,下文称为穿越者二,背着大包,带着帐篷防潮垫睡袋等一切装备,后来我自己试了试这个包,有四十斤重,背在背上站在平地都要向后倒。我没过去攀谈,第二天在罗垟才算认识。这哥们儿之后不久就背着装备跟着向导进山了,我住在一个村民的家里,请他第二天带我穿越到罗垟。
     山里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好,有电有电话有有线电视,向导的儿子在瓯北住,向导夫妇带着孙子孙女在山里生活。家里给儿子媳妇预留了房间,墙上挂的竟然是液晶电视。晚上吃到了山里挖来的毛竹的根,就是毛竹才刚刚钻出地面就挖走,这东西我很爱吃,很鲜嫩。村里的厕所也比我想的要好的多,可能是因为人少,甚至比城里的公厕还干净。
     晚上我就住在二楼的房间里,就是很简陋的木板搭建的,好在没有老鼠和虫子,山里晚上很冷,我已经出于卫生角度和衣而卧,还要蜷缩起来才睡得着。第二天给打鸣声吵醒,已经5点多了,索性就起床,去厕所、洗漱、吃早饭。向导说有的地方要趟过溪水,所以要我在村里去买一双和他一样的胶底鞋。进山不一会儿,我就把我的登山鞋脱掉放在背袋里,换好胶底鞋,把牛仔裤卷到膝盖的位置。溪水太冷,穿胶底鞋登山太硌,我想要是能像暗黑里用快捷键换装备就好了,淌水换上胶底鞋,登山换上登山鞋。不过有一点我还是作对了,那就是穿上两双袜子,这样脚上不会打泡。
跋涉
     路比我想象中艰险的多,我比我自己想象的胆小的多。原来的计划是靠一片网上的攻略独自穿越,穿越当中我明白就算第二次来还是要请向导才行。只是第二次穿越,可以带上一两个人,我至少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了,向导可以照顾其他人。开始爬山的时候,向导告诉我,没有草的地方就是路,后来我发现,向导走的地方就是路,不然有的地方,根本就不知道往哪儿伸脚。
     上山的时候,向导走在我身后,下山的时候,他走在我身前,经常要停下来等我。有时候左侧是石头,土路或者石头路是向外倾的,然后右侧就是一个很陡的土坡,因为前一天下了雨,路上有点儿滑,我开始走这种路的时候还是站着的,后来我就开始向内侧倾,而且手脚并用,就算这样,有的地方,还需要向导告诉我把脚放在石头的哪块凹槽才能爬过去,有的地方需要扶着向导的手才能过去。偶尔停下的时候,我的小腿因为害怕而不停的抖动。我想到幸好是一个人来,要是不幸携哪个美女同游,还不够看我丢人的呢,而且说不定美女走的比我强得多。据向导说,有一次有一对夫妇从上海来,向导的儿子带着他们穿越,最后丈夫说,我从认识我老婆到现在拉手的次数也没有你和她拉的次数多。最可怕的是,这对夫妇当晚住在罗垟,第二天又原路返回岩龙。比穿越楠溪江自虐指数更高的活动是什么?是往返穿越。说到热爱户外徒步的女孩儿,后来听穿越者二说,她们有一项独特的优势,就是她们可以把卫生巾塞进鞋里,据说这东西既柔软又吸潮。
     从岩龙进山,第一步就是到周坑口,周坑口就是另一个独自穿越者昨晚宿营的地方。周坑口之前之后都是不好走的山路,然后就是一路的瀑布,有名字的瀑布第一个是石门坎瀑布,之后是龙凤大瀑布,龙凤大瀑布很高,向导认为有300米,我目测认为至少90米。到龙凤大瀑布之前一直在沿着溪水走,大部分地方可以在两侧的土路上或者石壁上爬过去,有的地方我就只能涉溪而过。在溪水里走的时候,要踩那些碎石头,不要踩大片的石头,那些石头是“黄的”。那些石头有多滑呢,有一次我扶着向导的手直接在石头上平滑了过去,要是我是向导扶着我手的是美女就浪漫死了。早晨趟溪水的时候水要是深过膝盖,觉得很冰,那时候从溪水里出来觉得都不会迈步了,到了中午,有温暖的阳光照耀,水又那么清澈,倒也不觉得冷了,而且因为有向导,还可以给我照上几张涉溪而过的照片。到龙凤大瀑布之前还坐在溪水里一次,因为那时候实在是有点儿向后倒的趋势吧。尽管这样,我还是一路上拒绝向导要替我背包的要求,我认为这是尊严的底线。
     在龙凤大瀑布吃了袋饼干,休息了一下,就是比较好走的山路了,上到山顶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挑着一根扁担走过来,扁担的后面拴着一只死了的野山羊,前面是猎户用来扑捉它的陷阱夹子。这还是一只小山羊,是黄色的,内脏应该已经给挖出来了,因为我看到沿着尾部已经拉开了一道口子。这山羊既留作自家吃又可以卖到镇里去,据说是20多块一斤。尽管我当时对这种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很不赞同,但是当晚在罗垟和另一个穿越者聊天的时候,又想到要是能多几个人一起来,那把这只山羊买来大家烤着吃该有多好。
之后又路过了一个宿营点,然后就是普通的石路和土路交替,到四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到了罗垟,罗垟进村的路很长,我开始觉得石头很咯脚,总算到了农户家里把东西放下,脱下袜子发现脚上没打泡,心里很高兴。
     攻略上是这么描写罗垟的:因为来的人很少,所以村里人对外来的旅行者很热情,“村口的老人们会把刚炒好的南瓜子往你手里塞”,而且罗垟还有出过一位有气节的官员,好像因为当年受冤而死,后来皇帝死后加封他为吏部尚书,村委会还保存着这块匾。
     但是,这一切我都没看到,整个罗垟只有四五栋简陋的房子,都是用木板和尼龙布拼凑起来的,而且隔得很开,罗垟发生了什么呢?
     晚饭过后,我到其他农户家里和穿越者二聊天,才了解了一个大概,据说03年的时候穿越楠溪江源头的行为已经开展的挺成熟了,那时候别说五一十一,就是平常的周六周日都有大队人马来穿越,所以罗垟在那时候盖了不少房子做农家乐。大家都做农家乐,生意就有好有坏,生意坏的碰巧有个心理病态的偏执狂,妒忌生意好的人就开始悄悄地给老人们喝的水里投毒,这样村里死了二十多个老人。奇怪的是这样的事竟然没能引起大家的怀疑,大家觉得生老病死是正常的。偏执狂的罪行没被发现,估计很不爽,于是他点了一把火,把村里的房子都烧了,罗垟于是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我就这样和穿越者二在人家的棚子下面借着一个节能灯谈这桩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觉得这荒村里飘荡着诡异的气氛。这样的地方何苦再呆下去呢?聊了好长一段之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冷得直发抖,幸好屋里生了火盆,烤了一阵,渐渐才暖和起来。我问女主人干嘛不多盖几间房子招待穿越者,因为听说南京来的大队人马只能在外面宿营,回答是明年就会通路了,到时候连她现在的房子都要拔掉。
    当天晚上我睡得不是很好,总觉得自己睡得不实,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叶子。
出山
     另一个穿越者要在向导的陪同下走去溪下,我一个人向反方向先走到吴山坑,然后是上井、白塔、仙居,到了仙居就有回去的车了。前一天晚上投宿的那家主人觉得我一个人走到吴山坑有点儿困难,他们倒是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堆,有的是对的,比如出了吴山坑向前走一段就到了水泥路,这时候应该往上坡的水泥路方向走就是上井了,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上井到白塔一定要坐车去。
     具体的路是这样的:从罗垟出来只有一条石头路,沿着它穿过山坳,然后你会看到一座桥,过了桥还是只有一条路,继续向前,走着走着你会看到前面是一块平整的草地,右侧有一条向上的路,走那条路,后面的路不算好走,因为经常有大块的石头,不过走下去,直到你重新看到溪流,这时候在一个地方你需要踩着石头过溪,这些石头间距不大,好过去,沿着土路向前,这时候溪流在你右侧,当你看到右侧有一块凹进来的地方,不要像我一样再往前了,从那儿再次过溪,然后就是石头路,一直向下把你引到一个山谷里去,那里就是吴山坑。
    我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那个右侧凹进来的地方,因为前面还有路,就继续向前,发现路断了再往回折,当时真是有点儿慌啊,我告诫自己要镇静,幸好这时候有个小伙子挑着扁担走过来,我向他打听吴山坑,他说我就是吴山坑的,我这才回到正确的路上。
    沿着石头路下到吴山坑的时候,我想到自己就错在没想过可以再次走过那条溪流,然后我想到当年围追红军的国军们犯了和我一样的错误,谁说不能两次度过一条河流?
     走着走着就望见远处屋舍井然,当时我简直有一种发现桃花源的感觉,因为溪流也不知道怎么的穿到这山谷里一路向下,直穿过这个小村落。比起罗垟来,吴山坑阳光明媚,两侧是青山,眼前是碧水,几只白鹅在绿水里红掌拨清波。我很多余的向村里人打听往前是不是白塔,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走出了吴山坑村口的类似于牌坊那样的门洞,还不住的回头观望。可能因为是一个人走出来的缘故,这几天经过的村落我对吴山坑的印象最好,从早晨七点出发,走出吴山坑已经是十点了。出了村口就是攻略里那座标志性的小桥了,再往前一段手机信号也恢复了,我立刻发短信告诉穿越者二我已经走出山区了。
     看到水泥路的时候,我向右往上坡走,这时候路边出现了一座基督教堂,后来在火车上听别人提起过,温州一带的山里有很多人都是信教的。再往前就可以看到上井的字样了。我这时候错在过于自信,没有向两岸的村里人打听路,唯一打听的一个人好像还是个哑巴,我问到白塔是那个方向吗?哑巴往前一伸手,我觉得路线正确,想到往后的水泥路还不就是我家的天下了,于是把陪了我两天的向导做给我登山杖饱含深情的放在路边。
    然后我就又走进了山里,手机的信号又没有了,我的左侧是奔流向下的溪水,轰鸣而下,我甚至又看到了几个挺漂亮的瀑布和一潭碧绿的江水,我的身后没有一辆车过来,盘山路一直向下,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迎面都是偶尔开过来几辆运砖的车,开得那叫一个慢啊。我开始悲观的猜测要是我走反了路,向回走可都是上坡。好在沿岸有电线杆,我在上面看到了“白塔供电所”的字样,心这才安了一点儿。从十点开始,到十一点半,除了上井,我没看到第二个村庄。这时我走到一座桥前,发现右侧的岔路上挂了一块牌子,写着“俞坑括苍山国家森林保护区”,我想怎么走来走去又走到括苍山了?好在这时候迎面过来一辆小摩托,我问白塔是往前吗?小摩托说是,我说还有多远,小摩托伸出四个指头,我说四里?小摩托说四十里。我当时那个绝望啊。
    然后小摩托说,12点从这儿有中巴去白塔,等会儿就行了。我导过谢,坐在路边吃饼干,五分钟之后就听到汽车的声音,我赶紧激动的站起来,看到一辆中巴朝我驶来,我这辈子头一次这么高兴的看到一辆汽车。原来车再向前不久就到了淡竹的黄坦。之后就到了白塔,再问路坐车到仙居,中巴开到仙居长途车站,我发现到上海的车是早晨九点的,已经没戏了,只好坐车返回温州。
火车上
     车走高速,四点钟到了温州的新城站,然后坐32路公交车到火车站。联系穿越者二得知,到上海的硬座已经没有了,我只好买了一张站票。在一家自选式快餐店吃过晚饭,坐在窗边看了一阵子路过的美女,走回火车站,和穿越者二会合,上车。
这趟车已经完全没有可能补什么卧铺了,硬座车厢的过道里都是人,幸好穿越者二有一张坐票,我们两把穿越者二的大背包举过头顶,在车厢里跋涉到他的座位。
     穿越者二让我坐他的位子,我怎么好意思呢,站了三个小时之后我才坐了一阵子。没有座的人想尽法子,有的人坐在自己的包上,有的人干脆是硬挤出一个位子来。更要命的是列车在这种情况下还在推车卖东西,每次购物小车经过都引起大家的一阵不满。还有人竟然在车上买啤酒喝,完全没想到去个厕所有多不方便。我开始完全在聚精会神的阅读体坛周报,直到发现自己没法再理解上面到底说了啥。后来我就用手扶在椅背上休息一下自己的脚,并且发现坐在穿越者二对面、我旁边的头带兜头帽的其实是一个女孩儿,尽管她可以把手指骨捏的比我还响。车上的人在吹牛、搭讪、和别人说着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有的人在这种封闭的车厢还试图抽烟,好在承受不住压力又草草熄灭。列车上的乘警盘问了几个人,查他们的证件翻他们的衣服,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查我,当时我已经四天没洗澡,头发完全爆炸,胡子拉碴,面目十分狰狞。
     后来穿越者二睡着了,我就只好站在兜头帽女孩儿的旁边,兜头帽女孩儿一直不摘下她的帽子,而且脸向下昏昏欲睡。车子晃得厉害的时候,女孩儿的头就轻轻的靠在我的腿上,我倒希望她一直这么靠下去。车过海宁之后,穿越者二睡醒了,把座位让给我坐,这时候兜头帽女孩儿也不再继续睡,她抬起了头。我觉得她有点儿像我一个帅哥同学,挺翘的鼻子,漂亮的眼睛,浓淡适宜的双眉,小巧的嘴,然后我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美女,她的眼神羞涩又慌张,那种感觉让人想到春天的小鹿,那么纯真,这种眼睛我觉得自己居然从来不曾看到过。我尽管一直希望,但是从来没有在车上看到过、后来也不再奢望看到美女。所以我当时心中无限惊诧,一面又偷偷的瞟对面的女孩儿,我的心思之纯真,甚至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她的胸就又回到她的眼睛上去。然后我就开始犯困,然后我又舍不得这双眼睛,又偷偷的瞟。然后我想到自己狰狞的面目,放弃了和她搭讪的念头,然后嘉兴到了,她下车了。然后我就真的睡着了,我在梦里觉得自己似乎还在楠溪江的两岸青山和潺潺流水当中漂流,像一片树叶那样。

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传奇序章
大一的时候,有一门很扯淡的课,叫大学思想道德,像大部分男老师那样,教这门课的也是一个傻逼,一次他让我们总结大学四年的规划。当时我认为,我连明天的事儿都计划不好,何况四年,所以我只计划了一个学期,而且我还把上面那句话写上了,结果是这门课补考。
现在我成长了,而且事实告诉我,当人足够强大自信自律的时候,我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所以2009年
我要做到下面这些事:
一、成为一名吉他手
二、找一份充满新意的工作。
三、练出四块腹肌
四、学会游泳沙滩排球
五、参加一项全程马拉松比赛。
希望做到下面这些事:
一、我要到外面世界去。
二、登上海拔5000米的雪山,初步计划是骆驼峰
三、让自己喜欢的姑娘结结实实的上自己。
四、如果张纪中拍西游记海选妖怪,我来演黄毛怪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独行浙北——2008游记

一个人旅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个避不开的麻烦,那就是第一、你很引人注目;第二、注目你的人会问你两个问题,“你一个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是第二个问题“怎么是一个人呢?”天哪,这些人不断的提醒我还是个孤家寡人:-(


目录


9月29日    雷峰塔上的彩虹

9月30日    贵人峰上喝kfc咖啡

10月1日    收费的景点不能去

10月3日    牛的眼神

10月4日    汹涌的孤独感

10月5日    退潮的声音

第一天

本来是打算买辆捷安特骑车转浙江的,结果临时心生怯意,还是决定坐火车去杭州。人总是把自己想的很英勇、只是苦于没有证实自己英勇的现实环境,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同我一个朋友说的那样,我的计划常常无法实现。


到杭州去的动车是从南站发车的,去南站还是头一次,幸亏去的早不然很可能因为找不到检票口而误了上车。南站是我见过的火车站里最舒服的,尽管很容易迷路。







坐在我左侧的是母子俩,这点一望可知,因为长得很像,世间的母子是不是都长得很像呢,所以各位看官要是今后想生儿子的话,一定要找个漂亮老婆才行。出发前我买了一册《游走浙江》作为旅途参考(这本书虽说语焉不详言过其实,但确实有用),开车以后开始翻看,旁边的女士要带着孩子去杭州玩,也借去翻了一下,她们打算去灵隐寺和虎跑,灵隐寺我没兴趣,虎跑第二天去了。


原本打算买本小说在旅途中消磨的,在书店翻阅的时候突发奇想,为什么不买本英文词汇类图书呢?反正自己很久没记过单词了,最后购入一册《朗文英语核心词汇》,在车上大致看完到杭州以后的路线,就开始很丢人的看单词了,估计十一出行途中阅读英语单词类书籍的只此一例。





火车站和长途客车站是所有城市的毒瘤,我选择住宿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远离这两个地方,好像是因为住在车站附近就时时提醒你不属于这个城市,你是一定要离开的。要改变一个城市给人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盖一个漂亮的火车站,天津在这么做了之后,很多人都不再认为天津被炸过了,相比之下,杭州火车站简直就是西湖的灾难,活脱脱的一个地狱之门。


离开车站沿西湖大道直走,到中山中路拐弯,再拐弯到河坊街,这条街据称是百年老店汇聚之所,事实上除去杭州特产龙须糖以外,和一般商业街没啥区别。出了河坊街就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了,西湖的最大优点就是完全免费,最大的问题就是所谓西湖十景不经提醒我是一个也看不出来。


西湖上的天空阴沉沉的,从柳浪闻莺逆时针绕西湖徒步行进,走过白堤到孤岛到苏堤,到日落时走到雷峰塔,用了三个小时。苏堤两侧有很多上了年纪的树,头发胡子一大把的不堪重负的往水里钻,西湖的水很满,乘着风啪啪的打着岸,我的心情一点舒缓一点无奈。






苏堤到尽头就可以看到雷峰塔了,这时候天空开始放晴,到了塔下竟然出现了完整的彩虹。上一次看到完整的彩虹是六年前了,那时候摔伤了腿,正在熬夜做桥梁的课程设计,五点多的时候外面的天空一片红彤彤的,就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北展前面的广场上,抬头就看到一条彩虹横跨天际。说的拽文一点,岁月如白驹过隙弹指而过,而人有时候还是停步不前。





这座雷峰塔是02年新建的,新塔包裹着老塔的塔基,这是很现代的一座塔,塔中间有观光电梯到达塔顶的下一层。彩虹只维持了一小会儿就消散了,接下来是晚霞,在塔顶远眺西湖,渐渐的也能分辨哪是苏堤哪是白堤了。讲解员从塔顶一路向下逐层的讲解,是个有风韵的女子,就这么直说到塔外的博物馆,只剩下聊聊数人,其实我留下来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到最后给她鼓鼓掌而已,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是一种礼貌吧。







这是塔前的全身像,有意思吧?







前往大众食堂知味观的公车上遇到了从深圳来的李大哥和李大嫂,据我猜测他们一个是山东人一个是东北人,他们不但请我吃饭还陪我找到了一家还不算贵(200)的宾馆,三个人就这么悠悠荡荡的走了一个晚上,一个人旅行尽管寂寞,但是受到好心人的关照,也不禁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第二天


房间没有纱窗,窗外搭着脚手架,七点半外面的施工人员开始在墙上打眼,勉强睡到八点多,冲个澡出发,观察了很长时间公共汽车的站牌,找到了去虎跑的Y5路,而后到车站旁边的kfc吃了早饭兼中饭,口水鸡汉堡土豆泥,续杯的咖啡倒入保温瓶。

杭州和南京很相似,有一个大湖,湖边是山,另一边是大江,公交车进入山区,就给堵在路中间了,杭州的公交站牌做的很好,到晚上还有灯箱给车站牌照明,可是车上很嘈杂,根本听不清下一站到哪儿。


虎跑是一眼泉,中国三大名泉之一,游客可以取水,口感清冽,比矿泉水地道的多。虎跑公园里有李叔同纪念馆,李叔同是天津人,死后的舍利供奉在浙江,不知道骨灰是否送回天津,想想一个人死后分成两个部分,留在两处,总觉得好生奇怪,又感到几丝羡慕。






虎跑公园后面有座贵人峰,爬上去一身汗,台阶上留有历代游客的刻字,请看






贵人峰顶有座两层的亭子,可以远眺西湖和钱塘江,我在山顶喝着保温杯里的kfc咖啡,想来能在贵人峰喝咖啡的也只我一人吧。





下面是钱塘江,可以看到钱塘江大桥







从虎跑到钱塘江只要一站路,走着就过去了,在大桥上看到江里有运砂船,钱塘江似乎比长江还有宽,似乎也比长江寂寞,在绍兴的时候看报纸,听说钱塘江对面建起了一座新城,杭州不另立一个生活中心确实很难发展,西湖周边太过不现实了一点。

这次我没有像去年那样走过钱塘江大桥,我觉得,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杭州和南京相似的还有一点,就是都是短命王朝的亡国之都,足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到绍兴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这个大巴很不规范,连过道里都坐满了人,车开到绍兴客运中心,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悲惨的就是晚上到达,因为基本上找不着北,客运中心坐落在一条大马路上,离中心医院不远,四处不见公交站牌,无奈只好打车,去哪儿呢?


绍兴如家快捷酒店,好可爱的单人间,请看







因为这个酒店,我在绍兴停留了两天。





第三天

鲁迅对于绍兴是个很重要的符号,鲁迅故居是绍兴最重要的景点,门票60一张,,我很费解,理解鲁迅的人我算一个,可是那么多不理解他的人跑到他家过去的老房子做什么呢?


早晨在酒店吃的自助餐,12块一位,超值,我吃了8个包子4个馄饨一个鸡蛋一片摸果酱的面包一杯牛奶两杯橙汁以及菜若干。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人一天只要吃早餐和晚餐就够了,这是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减少温室排放减轻粮食危机降低地球能耗有很多好处,十一之后我决定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奉劝各位也和我一并实行。


酒店的对面就是绍兴的古城墙,这倒让我大吃一惊。坐10路公共汽车就可以到鲁迅故居,其实去那儿只是为了到市中心而已,毕竟市中心去哪里的车都有。离鲁迅故居不远,有沈园和若干名人故居,沈园是陆游和唐婉写钗头凤的地方,初三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故事,两首里倒是唐婉的印象更深一点,其中有两句,颇照我心:欲笺心事,独语斜栏,还有一句,同样是要多无奈有多写实:人成各,尽非昨。比起男人来,女人更勇敢更直白,我早就说过。


绍兴尽是不如意的人,宋有陆游唐婉,到了明朝有一个徐渭,他一生迫不得志,九次自杀,而且未果,七次下狱,我去参观了他的故居青藤书屋,书屋藏在绍兴的巷子里,找到很不容易,门票很便宜,院子只有前后两进,后院有上百年老树一株青藤爬上屋顶,徐渭的书桌正对着这个所在,书桌旁的窗子外有楹联一副,请看








天下除了有一个西湖,某处有一个瘦西湖之外,剩余的城市都不敢再沾西湖的名字,估计是怕人耻笑。尤其浙江的城市大半把自己的湖叫做东湖,绍兴有临海也有,不过这东湖像极了东施,不是说西湖有多好,只是东湖太差。


绍兴郊外有个东湖,门票40,里面除了乌篷船实在没有可称道的地方,就是这乌篷船,我看也是在绍兴市里坐的好。






在东湖吃了这一次亏,我决定即刻到绍兴南站,然后坐118路去水乡东浦,118路的售票员每到一站就用本地话报站名,之前还要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之类的,吴侬软语真是别有风味。


到了东浦,就是一个普通的小镇,有超市有商店,经一个老人指点,找到了一面照壁,照壁前是徐锡麟的雕像,徐锡麟当年敢为天下先,而今又有谁怀念他?就连我这种昔日的热血青年也没有生出一点兴趣到他的故居走一遭。


东浦老街是活着的水乡,两岸没有任何商业性的东西,语言难以描述,请看
















东浦离柯桥不远,柯桥有古纤道,反方向坐了2站118路,有个小伙子主动问我到哪儿去,然后告诉我该在哪儿做什么车,我就这么着坐上了5路,售票员问我到哪儿,我说到柯桥,售票员又问到柯桥哪儿,我说到有风景的地方,售票员说你得倒车去柯岩,ok。


我对面站着两个女孩儿,其中一个是美女,美女的特点是你只想着看她的脸,觉得看她的脸就够了。


我是坐摩的去的柯岩风景区,可惜到的时候人家要关门了,无奈坐77路公共汽车返回市里,我决定到城市广场下车,看看绍兴的夜景。






广场后面有一条很热闹的小巷,主要是饭馆,夹杂着有卖工艺品的,我在一家店里买了一顶全羊毛的乌毡帽,一件可以挂在墙上的小小的蓑衣。再往前走路过了一家叫怕怕落地的面包店,面包都是现烤的,老板很热情,店里还有一个技术指导,是个火热的红衣女郎,在我等面包的时间里,红衣女郎告诉我一定要到八角桥去,还问我觉不觉得绍兴是个好安逸的城市,我当时还沉浸在去东湖不愉快的经历中,实在是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技术指导给我看了她拍的绍兴的照片,原来绍兴市里也有好多像东浦那样的地方,当然它们都没有东浦来的那么淳朴自然。


绍兴似乎只有三个电视台,最主要的那个台很好,没什么广告,先播《血色迷雾》,然后是《还君明珠》,还君明珠是董洁演的,董洁很温婉可人,有一点儿让我想起Michelle。




第四天

打114查了一下,去临海的大巴每天有三班,7:20、12:50和3:50,我打算坐12:50那一班,刚好那时候宾馆退房。只可惜我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大巴的票是有数的,我12点到客运中心的时候,12:50的票已经卖完了。


早晨先到酒店对面的城门转了一圈,城门外自然是护城河,城门上有吊桥,河对岸是民居,绍兴河道交错,一不留神就能看到临水而居的水乡风貌。市区的河道里可以坐乌篷船,价格是85一位。其实就算不坐乌篷船,只是沿着这些幽静的小巷走下去,偶尔遇上一座桥,也是很舒心的享受。










这张是吊桥的转盘








通往八角桥的小巷,两侧是个幼儿园,不过这张图里可以看到的还不是八角桥。





这张是八角桥,我猜是因为鸟瞰的话是个八字, 所以得名。

坐10路去八角桥的路上,在城市广场看到一家卖军队服装的小店,12点左右要回酒店的时候,到那里买了一件迷彩T恤。这件T恤在第二天爬山的时候发挥了很大作用。

因为坐12:50的车不成,所以决定坐车到市里去爬塔山,车上给一个绍兴老太太让了座,老太太下车的时候抓着我的手臂让我坐回去,这倒让我很不好意思。


塔山公园是要收门票的,不过售票处在半山腰,没上去之前我打定主意,如果门票超过20,我就到沿路看到的星巴克去喝咖啡看美女,不料还没到售票处,就听到前面的人说:太便宜了,过去一看,2块钱,我买完票也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太便宜了。这时候前面的人还没走开,听到我的话一片笑。


塔山里有一座应天塔,建于宋朝,里面的木头楼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的,楼梯很窄,只有等上面的人下来自己才能爬上去,越到上面楼梯越陡,到最后简直就是在爬。可能是这座塔太细了,站在顶层竟然有一种晃动的感觉,加上里面的木楼梯担负的重量太大,我觉得这座塔再这样开放下去很可能有一天会倒掉。








到临海的大巴很舒服,座位之间的间隔很大。开到黄昏时进入了山区,远近群山起伏,因为山是绿的,远远看上去是蓝色,叠在一起真象大海起伏的波涛,到此时我才理解什么叫“苍山如海”。


出了车站,不禁有点儿傻眼,黑乎乎乱糟糟的一条马路,何去何从?在杭州和绍兴,我又详细的市区地图,可临海是小城市,地图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以看到一辆k202路公共汽车,想都不想就上去了,先离开车站再说。到了一个貌似商业中心的地方下了车,先到一个kfc吃了晚饭,我觉得在陌生的城市,看到了kfc和麦当劳就好像过去夜行人看到远方的灯火一样。


吃好之后,开始找住的地方,路过了市政府,市政府好像是城市的中轴线,临海的这条中轴线上还有一座东湖公园,这天晚上天空晴朗,但是没有月亮,东湖里的各种小亭子和远处的城隍阁都亮着彩灯,城隍阁还建在高处,看上去好像空中楼阁一样,没想到这个小城也一样的具有不现实的倾向。


在小城市里找合适的宾馆不容易,因为是十一,宾馆都涨了价,新台州宾馆的单人间188,本来打算住下,结果前台说挨着锅炉房很吵,作罢。找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咬牙在一家招待所落了脚,38一个没有卫生间的单人间,地板是倾斜的,窗子是临街的,没有纱窗,窗帘上趴着小蜘蛛,墙皮有个大裂缝,所幸还有台电视。



第五天


3点半肚子疼,起来去厕所,之后在水池旁边刷牙洗脸,然后不再睡觉,看上海台播的一个电视剧到五点半,退房,准备去kfc吃早餐。


kfc到7点钟才开门,附近也不记得有麦当劳,好在kfc旁边有家卖台湾饭团的小店,老板娘不到六点就来了。做饭团先要蒸好米饭,要蒸上半个多小时,这段时间我就和老板娘闲扯,为什么要来临海、怎么知道的括苍山、台州宾馆原来只要100一晚、怎么去括苍山以及为什么一个人旅游。饭团的味道挺好,我又买了一个放在路上吃,还喝了一杯冷豆浆,老板娘问为什么喝冷豆浆,我说喝热的闹肚子,结果这次喝了冷的还是有点儿闹肚子。7点钟kfc开门了,灌了一瓶热红茶上山时喝。


《游走浙江》上对括苍山的介绍很简单,只说坐中巴到张家度再转乘农用三轮到山脚下,可是没说在哪儿坐也没说坐几路。我个人对中巴一贯存有戒心,可是临海的中巴也是公交的一部分,很规范,坐518路到终点就是张家度,车费只要4.5元,司机听说我要去括苍山,说我要走4个小时才能到,我说我体力不错的。下了中巴,花5块钱坐一个老人家的农用三轮到括苍上脚下,老头儿指点了一下上山的路,主要是比划,他说的话我可是一句也没听懂。


不过下了车最要紧的问题不是上山,而是找个厕所,我问村子里的人厕所在哪儿,人家说就在那儿,那个竹林旁边的小棚子就是,棚子里难以置信的有一口缸,我对远处的人说就在这儿?人家说农村还要怎么样?额的神啊!怎么上厕所呢,当然是站在那儿,大腿坐在缸边,很锻炼腿部肌肉的上厕所方法。


离开了这个有生以来最诗情画意的厕所之后,开始爬山,山路是石头台阶,时常隐没在草木之中,草木间有潺潺流水的声音,刚开始爬的时候背后有个人问我是不是要爬山,然后断言我爬上去要5、6个小时,结果我爬了5个半小时,我觉得这个人是先知。


开始爬山的时候很累,爬上一段就要歇一口气,第三次休息的时候下面传来脚步声,一对男女爬了上来,男的背了个包,我一颗心放下,原来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爬这座括苍山呢。他们从我身边经过,我又等了一阵,才开始继续爬。每爬上一段路,路旁就有一个石头屋子,可能是供行人休息的,山上都是树,有时是竹林有时是松林,爬到10点的时候看到有的人陆陆续续的开始下山了,我想看来打算爬到山顶的人并不多嘛(当然我现在想人家也许是早晨看过日出后开始下山的),反正我当时就想再爬一个小时就下山返回市里。


一路上流水声不多,而且越来越大,到半山甚至看到了一座小小的水电站,其实就是一间屋子,里面有一台水力发电机。屋子外站着一个人,我问山顶是不是有风力发电厂,得知到山顶还有一半路,决定爬到山顶。


继续向上的时候水力发电穿着一双拖鞋提着一个篮子上山去采药,我和他一会儿先一会儿后,走着走着居然离开了石头台阶,看到了盘山公路,不过盘山路太绕路,所以看到小路还是继续爬台阶,再爬上大路的时候从山上下了一对夫妇,和他们攀谈了一会儿,原来他们昨天下午搭了顺风车上山,晚上山上已经没有住处了,他们就坐了一晚,冷的要命,据说好多人看日出都是穿着羽绒服的。他们八点钟开始下山,到现在刚刚走了一半路。我很绝望。




这是刚上山




竹林





顺山而下的溪流





山之一







山之二



溪流顺水沟而下
石头溪流
石头小屋

越往上爬小路就越不好找,到最后干脆就直接踩着乱石头和树枝向上爬,爬一个土坡的时候,攀住的石头吃不住劲儿直接从山上滑了下来,幸好背着包,为我垫了一下,只是膝盖有点疼,手臂有点儿划伤,裤子上都是泥而已。当即我总结了爬山三大注意事项:第一、一定要穿登山鞋、军用迷彩T恤和牛仔裤;第二、上午爬山;第三、背个大包爬,包里的东西越多越好。
一点的时候,看到了风车。
明白了什么叫云横秦岭
幽树谷
二点多的时候到了山顶,到山顶前看到了早晨上山时看到的那对夫妇,我问他们干嘛不留在山上看日落,女人说:我们要回家。
快到括苍山山顶的路上可以看到几头牛,牛都是两头一组在一起吃草,我走过牛的时候转头看他们,他们也转过头看我,他们在思考什么呢?思考这个人将来会不会吃我们?为什么有的动物生下来就是给我们做食物的呢?就因为我们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喂养它们就有权利吃他们吗?我记得牛的眼神,我不打算再吃牛肉了,我不想有一天看到羊,就算看到也不打算盯着他们的眼睛,我得给自己保留一种肉类食物。
我是搭临海人的顺风车下的山(五湖四海皆兄弟,送到市里,完全免费),临海人很热情,告诉我应该在白塔饭店吃饭——那里的服务员都是大爷大妈,应该住在台州影剧院招待所——既干净又便宜,可以在早晨六点参观海上长城——可以免去40元的门票。我确实住在了台州影剧院招待所,在那儿粗心的老板把我的身份证忘在扫描仪里,直到我在舟山住宿时才想起来;我在白塔饭店吃的晚饭,要了一个蛋清羊尾一个酒酿圆子一瓶啤酒两个烧饼,上菜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你一个人吃?然后在我面前摆了两个大碗,尤其是酒酿圆子那个碗大的惊人,于是我在众人的注目下像个怪物一样的开始吃。我很想早起去参观海上长城,可是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觉得浑身酸痛,作罢。

第六天
要去舟山先要坐车到宁波,早上9点多离开宾馆到客运中心。临海在台州市,台州是浙江省里唯一不通火车的城市,我发现长途客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比火车舒服班次也更灵活,长途汽车站井然有序,也不再像我过去印象里那样不堪了。
10点半发车,1点钟到宁波客运中心,得知要去舟山沈家门要到汽车北站去,坐51路到榆树街下车,到北站是两点,坐两点50的车到沈家门,到站是六点。
舟山是一大群岛构成的城市,最有名的岛是普陀山,其次是桃花岛,我要去的朱家尖有十里金沙,还有我最感兴趣的乌石滩。因为和大陆隔着海,所以乘车去舟山,车是要做渡轮过海的,车开上渡轮时我们就下车到甲板上去吹海风。
船坞
太阳从云里探出了头
出了长途客站,坐了一辆到朱家尖的中巴,我到南沙去,车费要6.5元。沈家门和朱家尖之间有一座跨海大桥相连,朱家尖是个大岛,和香港岛大小相似,百分之百的地广人稀,一路上到处是草木。到了提前预定的旅店,因为没有什么客人,所以住了一个大房间,房间很大,卫生间也大的出奇,楼下是饭馆,主打海鲜,我去看了一次,看到伙计把捞出的大鱼奋力往地上一拍,两条鱼就这么交代了,看了一下海鲜的报价,得出结论我吃不起,于是上楼去啃馒头。外面虽然不热闹,但是并非没有人声,但是可能因为是海岛的原因,所以所有的声音传来都显得空荡荡的,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无处可去无事可做,旅行里头一次,寂寞感汹涌而来。

第七天
十里金沙就在旅店的对面,门票淡季30,旺季六十,好的沙滩我在日照看到过,因此不去。坐三轮摩的到乌石滩去,车费15。乌石滩今天很清静,公园里也只有一个水上乐园和乌石滩两处景点,我存了包脱了鞋在水上乐园玩了一阵,然后就到乌石滩去了。
乌石滩其实是个海湾,从上到下是个大斜坡,全都是乌黑的石头,乌石滩的好不在这些石头好看,而在于海浪涌上来再退下去的时候水拍过石头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像什么呢?像西游记片头里的一个音效,哗啦啦的一大片。我躺在石滩上听了好一阵这声音,心情也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我想要是换作满月的晚上,月光照在石头上,听着退潮的声音,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离开朱家尖回到沈家门,到车站换了一张2点25回上海的车票,然后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叫自家人的饭馆里吃饭,餐厅是半自助的,菜都摆在那儿,你要哪个服务员就给你盛一碟,我要了一条鱼一盘茄子一盘好吃的豆腐一碗类似鸡蛋猪肉羹那样的东西,还要了一碗螃蟹羹,里头竟然还有半只螃蟹,两碗米饭,总共只要35块,菜虽然有些凉,但是味道不坏。餐厅环境很好,还有台饮水机可以喝水,确实是把顾客当成自家人了。坐在我背后的竟然还是两个天津老乡,呵呵。

渡轮
离开舟山
上车前买了一兜葡萄,由卖水果的老板洗好,吃了好久才吃完。车先到宁波,然后过杭州湾大桥,开了六个半小时才到上海南站。在南站上轻轨,发现上海人还是像当初一样,一看到空的地铁眼就发蓝,也不管前面有个小女孩就往里挤。车厢里有两个一看就是旅行归来的人,都背了一个超大的背包,一个在背包上捆了条毯子,另一个捆了顶帽子,应该是到外面宿营的才对。我有点儿羡慕他们这种旅行方式,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会身在何方呢?会不会也背着这样一个大包到处去宿营?如果有选择,我是会继续独自旅行还是携侣同游呢?
一切尚未可知。


博客归档